- 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 嘿呦哈:36.60.250.139在摄影机运行的路程之中,历史与时间被空间,甚至蔓延至心理空间地重构,《1917》的战争是神秘的,萨姆·门德斯重构了一个黄昏的欧洲,而迪金斯的摄影则如同启示录,相比起黄金时代的绝对棚拍,更类似1920s的德国表现主义。 小津用静坐的榻榻米视角宣告了古典主义的终结,而《1917》长镜头则完成了某种极致化的现代主义,在这片空间之中,摄影机获得了绝对的主体性,但又被实体的“物”所限制,但在一些镜头中,它暗示着主体性是被模仿出来的,主体性的消亡,流动化将最终通向《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梦幻飞行,后现代的幽灵主体。
- 打更人:182.80.142.17910/01/09 一个士兵的坠机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失控 救一个士兵致使失去N多士兵的性命 美军官叫嚣“决不放弃自己的同胞” 是宣扬美国人性?我想中国领导会说革命是为了千万同胞 个人当有牺牲精神吧 RidleyScott场面调度大而不乱值得称赞 只是可惜了一票帅哥出镜太少
- 晨星盗月:36.61.54.236一部没什么历史包袱也没什么话想说的电影。通常评论战争片,首先要看剧本切入视角的伦理问题、道德问题,而非摄制的场面、技术水准这些次要的东西。《1917》给我的感觉是,好像这些问题都已经不复存在了,直接抽离而出,进入到一个由电影美术搭建的大型游乐场,士兵带人体验网游的沉浸式线下项目,附带NPC打卡。这种创作观下,拍不拍一战都变得没什么紧要,士兵身处战场,但和战场离得无限远,尤其是对比去年同样是影像奇观的纪录片《他们不再变老》。
- 千竹qianzhu:222.73.220.119可能是预期太高了,也可能其他同类型的电影看得比较多了所以有些麻木了,感觉低于预期。场面恢弘,剪辑精湛,但是感觉仍旧是“钢大于气”。20年过去了,美利坚的战争片仍旧在探讨“糖心VLOG产精国品免费入口为何而战”,却好似依旧找不到答案,因为答案可能确实就是师出无名,所以“活着”、“把战友带回家”成为他们最愿意歌颂的华章。
- 傻大发:171.15.50.121Incredible. 名字起的很大,故事很小,完成度超高。极致工匠作品,烽火断垣的场景美术香喷喷。对我这种最怕屏幕出现GAME OVER不敢打游戏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快乐恐怖体验,全程抱着大衣瑟瑟发抖.gif,幸好没买爆米花。看完冲出电影院大啖bolognese一盆抚慰受伤身心。两位男主都选得好极了,还有什么比相貌平平蓝眼儿小兵更能让人共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