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利甜酒:121.77.58.127#为了看脸看的都是啥啊
- 墨川先生:222.90.166.140哥哥是各有年少时的男主!收尾太过潦草,但那些因自卑的叛逆是所有青春的共性。与伍迪哈里森的对话很有趣。顺畅也略显套路。
- FU—孝敏:36.56.56.15各种遗憾,但是好像又没有遗憾
- 哲哥的女票:222.42.190.171新浪潮 开山之作,果然不同凡响。后代很多作品,在行云流水的摄影技巧上,借鉴了很多。 主人公那根几乎永远不熄火的烟,确实节约了不少火柴,这应该也是新浪潮代表吧。 至于最后纽约妞举报了意大利男,然后看着他被警察打死在巴黎大街上,更是象征意义大于现实了。 象征什么? 本片拍摄时的1959年,这是美苏冷战时期。 作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访问法国,巴黎百万市民欢迎他。片中出现过这个场景。 当年出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也非常尊重这位解放巴黎的二战盟军元帅。戴高乐承认,面对苏联的威胁,法国需要美国的“保护”,但是他又特别反感美国的指挥。 因此是不是要在巴黎街头,当着美国人的面,打死一个和她搞暧昧的意大利人呢? 有趣的反冷战思维!
- 石佚之:171.13.25.53镜头枯燥乏味直指国家制度直接无力,但对现实赤裸表露让其它又似无所谓,只剩下哭泣。